孤儿会很缺爱吗

时间:2024-06-14 21:39:25
孤儿会很缺爱吗

孤儿会很缺爱吗,缺爱是源于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、陪伴或共情、镜映,有的缺爱者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和陪伴,比如小时候不是父母身边长大的,其他照顾者比较忽视孩子,包括孤儿、留守儿童,下面来看看孤儿会很缺爱吗。

  孤儿会很缺爱吗1

缺爱,就是指缺少关怀,缺少关爱,一般指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性格形成原因。缺爱的孩子性格往往和普通孩子不一样,思想也成熟的早一点,但是容易走极端,比较叛逆,一般能力较强,事业心强。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孤儿一般都会存在缺爱的现象,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。

缺爱的孩子需要社会的关心,不然容易变坏,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很多。判断自己是否缺爱,就看你对比你大的异性是不是很感兴趣,当然不光是这一点。缺爱需要自己调节,多交性格友好的朋友,多和异性交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缺爱,也指缺少朋友和社会的关爱。缺爱,还指缺少男女朋友之间的爱情。

这是网络上多缺爱这一词的解释,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缺爱是因为什么?

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,我的爸爸妈妈就去外地打工了,我一直跟着我的爷爷奶奶直到我高三,我的父母才从外地回来说是照顾我学习,因为我要高考了。

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,为什么别个小朋友有爸爸妈妈来参加家长会,而我一直是我的奶奶,为什么别个小朋友有爸爸妈妈买的各种玩具各种好看的衣服,而我除了奶奶偶尔在杂货市场买的衣服之后,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收到我爸妈寄回来的衣服。

小时候我一直怀疑我没有爸妈,我就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,甚至有的时候我还希望如何,这样我就不会一直盼望着我的爸爸妈妈回来看一下我,就一次都行,可是他们并没有。

从小,我就学会了别人家孩子不用做的.事情,洗碗做饭,帮爷爷奶奶打理农活,帮他们洗衣服,所以我的手比我同龄人的手更粗糙。很多时候我不愿意和别人说话,因为我自卑;很多时候我也不愿意让别人帮忙,因为我觉得别人没有义务帮我,我也不想欠别人人情。


  

渐渐地,我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,做事也雷厉风行,我开始不愿去爱,也不祈求被爱,所以很多时候被人冠上“高冷”这个词,我都觉得无所谓。

后来,我认识了爱商学堂创始人semmi老师,有幸读了《情感心理学》一书,我才知道原来人的性格会影响人的思维、语言和行为习惯不良的情绪和自己的性格是有一定的关系的。Semmi老师说:“一个人只有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,才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。

我其实很赞同semmi老师的话,我很想被爱,很想去爱,可是我在父母身上没有体会过这种爱的感觉,我不懂得如何去爱,所以小时候的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了我有了缺爱的表现。

其实庆幸的是,我没有走偏,我没有因为从小缺失的父爱母爱而走上歧途,也很感谢爱商学堂semmi老师,她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,照亮了我,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走出不开心!

  孤儿会很缺爱吗2

孤儿心理和正常人不同

孤儿与常人相比心理有何特点?是不是更易有爱人之心?

怕给任何人添麻烦,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做好,怕自己有依赖心理,毕竟,人生漫漫长路没人可以让你一直依赖。

不要以偏概全,每个人不一样,父母双全却思想扭曲的何其多?

至少,孤儿不去爱人,也不用别人爱,耐得住孤独扛得起生活。

和你不一样的身份,就是不平常么?

每个孤儿的经历都不一样。有人生来就是孤儿,无父无母,从小寄人篱下,受尽辱骂和白眼,没有得到过本应属于父母的爱,请问,他向谁学习如何去爱人。

有人可能刚开始是单亲父亲或者母亲独自扶养他很辛苦,大多数时间都拿来养家挣钱,想爱他却没有时间,挣扎于社会的底层的苦恼使得孩子成为他的拖累和出气筒,想爱孩子也不会表达,后来因意外去世,孩子变成孤儿。

这样的,虽然有家庭,但是在爱的缺失和不会表达爱的单亲家庭,孩子大多数学会的爱就是隐忍自己的渴望,做个懂事的孩子,多分担成人的痛苦和负担,他去哪儿学习如何爱人,如何爱己,可能连如何表达爱都无处可学吧。

有人因为意外或天灾人祸突然失去双亲,比如说汶川地震,有人问幸存下来的孩子,你们知道为什么地震吗?孩子们的回答令成人潸然泪下“因为我们不乖……”。

成人之所以哭泣并不单单是孩子的幼小心灵的'伤害,而是即便是20左右岁的青年人,如果在车祸中痛失双亲,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什么是我,为什么上天这么对我,我没做过什么没良心的事……这些问题都反应出一个信号,因为我……怎么样,我是不配被爱的,所以上天夺走了本来应该属于我的亲人、家庭和爱,请问,在这样的心里创伤下,这样的PTSD(但愿我没写错缩写),他真的知道怎么去爱人,怎么去表达啊,怎么去爱自己吗?


  

其实举了那么多种情况,无非是想说,孤儿如果缺爱,就没有办法拥有正常家庭的爱,就被动的失去了可以学习爱的目标和榜样,失去了体会本应属于他的家庭之爱的权利。

虽然孤儿渴望爱,十分渴望,但是如果没有见过爱,也没有享受过爱,真的能具备正常家庭一样长大的孩子的那种爱人的能力吗?我对此持否定态度。

题主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,就能看出无法换位思考孤儿的局限。同样,孤儿也无法换位思考幸福家庭的爱。因为没经历过,没感同身受过。

愿意独自一人承受,心理承受能力很强,很成熟,同时因为受到很多人的关心,会变得很善良,知恩图报,不容易和他人亲近,一旦亲近后就是真的很信任了。

看的很淡。不怎么在意去维持一段关系,任何关系,同学,老师,朋友。恋人,都不怎么在乎。反正都是过客

在网上遇到过一个孤儿,自己挺努力的,本科毕业,学费都是自己挣的,原本是工人,后来考上公务员,但总体三观不正,找对象要家庭条件好的独生女,还看不起学历不高的职业。

自以为比事业单位工资高就嘚瑟,被打击以后就装可怜说自己是孤儿,总之很恶心,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。

  孤儿会很缺爱吗3

极度”缺爱的人,是什么状态

母亲(也包括其他主要养育者)的爱,是一种精神乳汁。

人类在心理上对情感的需要,就像生理上对食物、水、空气的需要一样真实。

我们可以看到食物,喝到水,呼吸到空气。但爱并没有实体,爱是一种感受,是母亲对婴儿的深情注视,是拥抱时皮肤的触摸,是无助恐惧时的安抚……

一个“极度”缺爱的人,是一个精神上被饿死的婴儿。那些体验到的爱不够的人,内心也住着未被充分喂养和满足的婴儿。

这种饥渴和匮乏造成的伤害,对一个孩子来说,重则致命,轻则在往后的成长过程中。

发展出各种谱系的障碍:包括个体的精神/心理问题(从严重的精神分裂,到各类人格障碍,再到更普遍的神经症),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(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、无法结束一段糟糕的关系)……

这种缺爱,发生的.时间越早,后果就越严重。玛格丽特·马勒(Margaret S. Mahler)把生命的前三年,称为“黑暗时代”,在此期间发生的事情,虽然无法被记起,但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发展。我们从自闭阶段,到共生阶段,再到分离-个体化,最后达到客体永恒阶段。

这个发展过程,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。

一元关系:活在自己的“壳”里

在自闭阶段,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,这个时期的婴儿与外界没有交流和沟通,即,不能与客体建立关系,他们生活在一种一元关系中。

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时,TA对爱的需要在向外投注的过程中,没有得到回应,被严重忽视,那么TA的心理发育可能会固着在自闭期。

TA不再尝试与外界沟通,只用内部幻想来缓解被挫败的痛苦,TA似乎变得“自给自足”,仿佛与整个世界无关,在精神上给自己包裹了一层坚硬的“壳”。

在行为上,TA可能表现为对刺激缺乏反应,看起来麻木,呆板,冷漠,甚至没有表情。在人际中,TA似乎不再需要和他人互动,完全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,社会交往能力严重受限。因为无法适应外在现实,TA会更加退缩回到内在的“硬壳”之中。


  

二元关系:“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”

渐渐地,儿童破开“自闭”的壳,进入最早的人类联结,即一种“共生”的二元关系。

在这种状态里,母亲和婴儿深度交融,婴儿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区分开,仿佛母亲的存在就是TA的存在,TA的疼痛就是母亲的疼痛。

当TA饥饿、受冻、难受的时候,另一个人能立刻神奇地感知到TA的痛苦,并来陪伴、安抚。

试想在这个时候,一个不能提供爱和理解的母亲,对婴儿来说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TA要不退回到更早的自闭状态,完全切断这种对联结的渴望,要不终其一生,都在寻找一种“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”的共生关系,以弥补这个阶段发展中的创伤。

而这样高度融合的关系,往往是病态的,因为在关系中的个体会失去自我,失去自己的身份认同,沦为另一个人的附属品,或者两人纠缠至深,剪不断理还乱。

之后,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分离-个体化的过程,孩子才会慢慢知道,自己和母亲不是交融一体的,是两个彼此不同的人,这是所有人走向真正独立的第一步。

《孤儿会很缺爱吗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